目前分類:國蘭消息 (23)
- Nov 07 Mon 2016 14:21
2016台州黃岩國際葉藝蘭-品賞會
- Feb 04 Thu 2016 16:45
經典蘭花詩句
愛 蘭
不是生來偏愛蘭,緣於神姿自天然。
心逐碧草搖清風,嗅得幽香沁心田。
尋 蘭
心儀蘭花愛意濃,山中尋蹤樂春風。
攀登危岩撥荊棘,一見芳姿露笑客。
采 蘭
雲遮霧罩溪水潺,登高攀崖覓幽蘭。
採取奇草花悅目,忘盡饑餓和嚴寒。
養 蘭
陽臺蒔蘭數十叢,朝顧暮看日相逢。
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說我已發瘋。
賞 蘭
采回蘭花盆中栽,馨香引得蝶飛來。
惹我夜半無睡意,燈照芳容細觀測。
夢 蘭
癡心蘭花登山采,歸來未歇數盆栽。
天姿仙影日三顧,多少次第夢中開。
畫 蘭
一方宣紙幾筆墨,畫出蘭花迎春開。
不知墨香是花香,引得蝴蝶堂上來。
題 蘭
陽臺蘭花巧安排,春夏秋冬輪回汗。
風送天香沁肺腑,自有狼毫抒胸懷。
讀 蘭
始自子稱王者香,空谷幽蘭天下芳。
蒔養數盆顯神韻,引我詩情讀華章。
詠 蘭
碧草生在幽谷中,沐日浴露姿從容。
天賜神香自悠遠,引來蝴蝶弄清風
- Nov 09 Mon 2015 14:28
磷酸一鉀 & 磷酸二鉀
磷酸二氫鉀(KH2PO4)就是磷酸一鉀,磷酸氫二鉀(K2HPO4)是磷酸二鉀。磷酸一鉀與磷酸二鉀在工業及農業均有廣泛的應用。其高純度成分對於應用均有良好效果。應用於化學原料的調配、混合使用具有最佳的成本效益。本品為工業級成分,純度高絕不添加其他填充物,均屬於高單位磷鉀元素。
磷酸一鉀的pH酸鹼值為酸性;磷酸二鉀的pH酸鹼值為鹼性,因此在農業的使用上略有些差異。如用於葉面噴施,不建議使用磷酸二鉀,由於磷酸二鉀屬於鹼性,劑量控制不好或作物的特性關係,可能會造成葉片表面的蠟質造成損傷,少了蠟質的保護易造成病害侵入、蟲害叮咬。
施用時機與應用:
※抑制徒長 ─ 「磷酸一鉀」、「磷酸二鉀」
※控制氮肥過量 ─ 「磷酸一鉀」、「磷酸二鉀」
※催花 ─ 「磷酸一鉀」、「磷酸二鉀」
※調整氮磷鉀比例 ─ 「磷酸一鉀」、「磷酸二鉀」、「催甜鉀肥(5-5-45)」
※果實催甜 ─ 「催甜鉀肥(5-5-45)」 (可避免磷鉀肥過高,導致植株老化,影響果實大小)
※根莖類作物(番薯、芋頭、山藥、蘆筍、綠竹筍),莖塊肥大、口感綿密 ─ 「催甜鉀肥(5-5-45)」
※增加果實硬度 ─ 「磷酸一鈣」、「硝酸鉀」
※開花期調節氮肥比例 ─ 「磷酸一銨」
推薦使用方式為:
※葉面噴施─建議使用「磷酸一鉀」
※土壤澆灌─建議使用「磷酸二鉀」
- Nov 06 Fri 2015 15:11
磷酸二氫鉀 和亞磷酸+氫氣化鉀 差異點?
高雄農業給良場黃德昌博士場長 ,林永鴻博士
問 : 黃博士 有個問題請教您,因為網上資料不多,磷酸二氫鉀使用在蘭花上面,和亞磷酸+氫氧化鉀的使用上面,有甚麼不一樣?對於植株都可以產生抵抗力?肥性上是否相同?您建議如何使用?先謝過場長
黃博士答:
亞磷酸加氫氧化鉀可以預防卵菌類病病害,例如晚疫病、疫病、露菌病、白銹病等,對白粉病也有普通的防治效果,亞磷酸鉀也可以提供磷、鉀供植物利用;至於磷酸氫二鉀,也有促進植物系統抗病性的效果,但防病效果有限。至於肥份比較,麻煩本場林永鴻博士答覆。謝謝!
林永鴻博士答:
台灣農地屬於酸性土壤之面積很多,一般酸性土壤中磷酸二氫根為主要吸收型態,磷酸二氫根被植物吸收進去後可直接參與磷脂質及ATP的合成。當中磷脂質為細胞膜的成分之一,ATP則能夠提供植物體內各種活動的能量來源。誠如黃場長提到的,亞磷酸一般乃當作病害防治資材,亞磷酸被植物吸收進去後雖然也可當作磷肥來用,但它還是必須經過一連串的轉換後方能在植體內參與磷脂質及ATP之合成,因此需經過較長的時間方能被應用,所以補充磷肥予植物較快速的利用還是以磷酸二氫根較佳。
磷肥的功效及吸收型態可參考以下網站。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source=web&rct=j....
- Nov 05 Thu 2015 16:14
磷酸二氫鉀在蘭花種植中的用法
蘭花生育期不同,對肥料的需求規律不同。實踐證明,只有按發育期施肥,才能收到良好的肥效,並防止發生副作用。
休眠期,冬季為蘭花生長的休眠期,此時一般不宜施肥,如果施了,反而破壞了蘭花必要的休眠,誘發晚冬早春芽,而這些早發的芽,因經受不起低溫凍害而致定,嚴重降低了第二年春季的發芽率。如果為了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可在初冬時用600倍液至800保液的磷酸二氫鉀和多元素微肥,于傍晚時分葉面噴施,每週一次,連續2次至3次即可。
萌芽期,隨著春季氣溫回升,蘭花從休眠中蘇醒,開始萌芽,此時應施萌芽肥,常用2%硫酸鉀複合肥溶液澆根。如果要混施熟骨粉和腐熟的油渣餅肥,硫酸鉀複合肥液濃度應降為0.1%.每15天一次。同時每週一次根外施肥,用0.1%的磷酸二氫鉀液。(其內也可混入“施寶樂”、“植保素”等生長調節劑)。
生長期,此期需氮較多,用肥種類同萌芽期,為增加氮素比例,可加入3%至6%的腐熟人糞尿澆根,施肥時間可縮短為10天。同時,選用磷酸二氧鉀、多元微肥進行根外追施。
發芽分化期,當新苗的葉片不再繼續伸長時,就進入花芽分化期。此期需要硼元素較多。常以有機腐熟肥、骨粉3%加硼素0.4%溶液澆根,每10天一次,共2次。同時以磷酸二氫鉀千分之一與生長期一樣進行根外追肥。
完花期,開花植株消耗了大量營養物質,為了確保安全越冬和不影響春季的萌芽率,應施2次“坐月肥”,全面補給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用硫酸鉀複合肥0.2%溶液澆根、500倍多元微肥或600倍磷酸二氫鉀液噴葉。
- Nov 04 Wed 2015 11:26
巧用磷酸二氫鉀
有經驗的花農都知道磷酸二氫鉀是肥料,但它更是重要的生長調節劑,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幾點:
1.無氯,鹽指數低,能溶于水。富含磷鉀養分,安全無毒,久存不失效。
2.能緩衝土壤酸堿變化,穩定土壤的pH值。可促進花卉根際微生物菌群生長繁殖。可改良土壤,使花卉根系發達,葉片肥厚濃綠,莖杆粗壯,抗病性、抗逆性增強。
3.用於葉面噴施時吸收利用率高達80%至90%,能調節花卉生長,在關鍵時刻補足營養。在有些花木上施用,能明顯延長保鮮期,使其運輸品質提高,因此很適合切花生產上使用。
4.用量少,效果明顯。磷酸二氫鉀中的鉀離子和磷酸根離子,能直接被花卉植物吸收利用,效果快而明顯。
磷酸二氫鉀在花卉生產上常見的使用方法有:
1、浸種、拌種:能刺激種子萌發和促進苗壯,使其莖杆粗壯,挺拔抗倒。浸種:每100公斤種子用磷酸二氫鉀200克,對水50公斤,浸種12至16小時,撈出陰乾。拌種:每100公斤種子用磷酸二氫鉀200克,對水10公斤,與種子拌勻即可。
2、蘸根:在花木移栽前,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4至0.5公斤,與幹細土拌勻,加水調成漿,在移栽時蘸根栽插。水仙花在下水一周後,水仙球便發出嫩葉,基部也已長出鬚根,可每週用0.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代替清水浸泡l天,促使其葉寬、花香。
3、葉面噴肥:木本花卉如茉莉、梔子、杜鵑等,在生長期經常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灑葉面,能使其枝壯葉茂,花多色豔。草本花卉如一串紅、矮牽牛、大麗花等,在現蕾期噴施2至3次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能使其花朵大而多,色澤豔麗。
4、配製營養液:用磷酸二氫鉀3克、尿素5克、硫酸鈣1克、硫酸鎂0.5克、硫酸鋅0.001克、硫酸鐵0.0003克、硫酸銅0.0001克、硫酸錳0.003克、硼酸0.002克,對水5公斤,溶解後即成營養液。在盆花生長期每週澆1次,每次用量可根據植株大小而定。例如花盆內徑20釐米的喜陽性花卉,每次約澆l00克,而喜陰的花卉用量應稍減。冬季或休眠期,每半月或1個月澆1次。(來源:《中國花卉報》2002/11/28)
|
- Nov 03 Tue 2015 12:46
磷酸二氫鉀農業用途
農業上用作高效磷鉀複合肥;磷酸二氫鉀產品廣泛適用於各類型經濟作物、糧食、瓜果、蔬菜等幾乎全部類型的作物,各省均由當地的農科院所、土肥站等專家機構針對磷酸二氫鉀適用於各類典型作物進行了很多的相關應用實驗,通過各地對各類型作物的實際施用效果證明磷酸二氫鉀具有顯著增產增收、改量優化品質、抗倒伏、抗病蟲害、防治早衰等許多優良作用,並且具有克服作物生長後期根系老化吸收能力下降而導致的營養不足的作用。磷酸二氫鉀屬新型高濃度磷鉀二元素複合肥料,其中含五氧化二磷52%左右,含氧化二鉀34%左右。烤煙需磷、鉀量大,特別是需鉀量大。磷酸二氫鉀是用於烤煙的一種較為理想的新型肥料。為了探索磷酸二氫鉀在烤煙上的使用價值和施用方法,以提高煙葉品質。磷酸二氫鉀用在棉花上能夠控制棉花徒長,增加植株花苞數量。磷酸二氫鉀廣泛運用於滴管噴灌系統中。
有不法分子以硫酸鉀、硫酸鈉等假冒磷酸二氫鉀,使得農民在購買時常常無法辨別真偽。硫酸鉀和硫酸鈉外觀發白,而磷酸二氫鉀晶體透明,因此可以從外觀上簡單識別。
注意事項:
1.本產品可與中性、酸性農藥、肥料混合施用(禁止混施的除外)。
2.將本產品貯存於陰涼、乾燥處,保質期五年。
3.本產品為高純產品,請勿隨意加大用量。
4.本產品具有吸濕性,但不影響品質和使用效果。
食品級用作食品改良添加劑
在小麥等農作物上的施用:
一、施用時期土壤中磷、鉀比較缺乏的沙土、壤質土,可在整地時底施磷酸二氫鉀,播前用磷酸二氫鉀溶液浸種,小麥分蘖高峰期、返青起身期、拔節期、孕穗期、灌漿期追施磷酸二氫鉀,其中灌漿期必須施用。磷、鉀含量較高的中壤和黏質土壤,可用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浸種,並在返青拔節期、孕穗期、灌漿期追施。
二、施用濃度(一)基施。磷酸二氫鉀做底肥,每畝以8~10公斤為宜,配合施用25公斤尿素,可達到氮、磷、鉀配比平衡的目的。(二)浸種。每畝用磷酸二氫鉀200克即可。(三)葉面噴灑。每畝每次施用300~700克,對水40~60公斤,噴灑濃度為0.8%~1%。
三、施用方法施底肥,應把磷酸二氫鉀和細土拌勻後,在耕翻時均勻撒施,或將其與氮肥混勻後施,施後耙勻。浸種,應根據所需磷酸二氫鉀用量對水攪勻,使容器中液面高出種子5釐米,浸種10小時,撈出晾乾後即可播種。葉面噴灑,應在無風晴朗天氣的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後,把對好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均勻噴灑於葉面。
- Nov 02 Mon 2015 13:00
國蘭送春的特徵
國蘭送春的特徵
送春,一個種質資源相對稀少的蘭花品種,因集惠蘭的磅礴大氣,春劍的亭亭玉立,春蘭的馥鬱芳香,而越來越受更多蘭友的喜愛,但受資源少,推廣遲等原因,一些新蘭友對此品種不甚瞭解,有蘭友問送春與惠蘭(我地稱芭茅蘭)的區別,試說一下,抛磚引玉:
1、送春葉子質地較惠蘭柔軟,自中部往上徐徐漸尖,不急收尖,像黃鱔尾巴,俗稱“黃鱔尾子”;惠蘭質地較堅硬,葉緣細鋸齒明顯。
送春葉:(注~訓養後的送春植株比剛下山的生草要矮化一些)
2、送春葉基部寬,有指環,葉片多,一般成苗葉片8~15片,腳子整齊抱合,排列成扇形的一列,俗稱“鵝毛腳子”;惠蘭成苗的葉基逐漸張離,不再緊密抱合。
送春葉基:
3、送春根粗細均勻,分叉,較惠蘭根細長一些;惠蘭根較粗短,近基部粗大,至根前端變細,無分叉。
送春根:(注~家養的送春根比剛下山的生草要粗短一些)
4、送春葉芽和花芽很多素淨,花卻極難得素!
5、最後一點最重要~~惠蘭葉片上有明顯或不甚明顯的白色或黃色的筋(在我們非產區有初學的蘭友甚至誤認為是縞藝),而送春葉色清秀,沒有。
送春,又名春綠蘭、綠蘭、送春歸、巴茅蘭,吳應樣在《中國蘭花》一書中歸類幹蕙花變種rar.szechuanicum(Y.S.Wuet S.C.Chen)Y.S.Wuet,S.C.Chen,陳心啟、吉占和的《中國蘭花全書》也將之歸類幹蕙花變種,吳應樣與陳心啟首先發現於四川。也有學者認為送春是一個獨立的原生種群,不應歸類於蕙花變種。
送春主要分佈在西南雲貴川的一些亞高山地帶,生長海拔高度為800—2000米的岩山半山至山頂常綠灌木林下,多與蕙花、統葉春蘭等混生(極少數山上只有送春生長),性喜陰濕。送春葉片較多,一般為8—16片,叢生,近二列,葉基部呈一字排列,薄革質,葉姿多彎垂,葉緣有細齒,葉面有溝,葉端較平坦。送春植株一般要經歷兩個生長週期才能完成生長。
送春因花期在3-4月而得名。其花莛稍彎曲,高30-50釐米,有花5-9朵,因花數之別而有五子送春、七子送春、九子送春之別。花徑約為6釐米,花色黃綠,有清香,苞片幾與子房連梗等長,萼片多呈披針形,花瓣較萼片短而寬,向前伸展,唇瓣不明顯三裂,中裂片上有綠色乳突狀絨毛,上有紫紅色斑點。
送春殼色多顯白綠,但許多白亮綠筋或綠殼綠筋的並不是素心品種(由此可見要尋一株送春素也不是那麼容易),初學者很容易認錯,頂花買是最保險的做法。
由於送春主要分佈在西南雲貴川地區,又在少有人去的高大岩山的箐林裡面,所以長期以來沒有被認識,多數蘭友對送春不夠瞭解,而且有很多人認為送春花品不如蕙花,其實這是一種偏見,因為對送春缺乏瞭解而產生的偏見。隨著近幾年來蘭花熱潮的推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送春也被帶出大山,成為蘭界新寵。在2001年十一屆全國蘭展(貴陽)上,貴州織金安啟昌先生的“送春奇花”和四川彭州肖正聰先生的“送春紅寶石”雙雙獲得金獎,此後,“江山代有才人出”,每年發現的送春新品佳品不斷湧現,瓣型花、色花、複色花、素心、蝶花、奇花、水晶、線藝等其他蘭種有的藝性(花藝和葉藝)均有出現。
送春的栽培成活率高,發苗率也高,野生的送春四五苗的比比皆是,很少見有單株獨苗的,其植株健壯雄放,葉片排列規矩整齊,葉姿飄逸秀美,兼有蕙花的雄健和春蘭的靈秀,若是葉上有斑、縞等線藝,因植株高大且葉片數目多而顯得看面廣,而且送春葉上有藝花上也容易帶藝,線藝的進化也比較好,續變潛力較大。
- Aug 22 Sat 2015 16:53
湖北鍾祥市蘭展花絮

- Aug 04 Tue 2015 13:50
蘭花的葉面施肥
蘭花葉面噴施及效果:蘭除了對根部進行施肥外,還可以進行葉面施肥,特別是夏天。蘭花葉片著生有氣孔,下方約占85%左右,上方約占15%左右,氣孔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時,氣體與水分進出的門戶,我們將肥料稀釋成極稀極薄溶液,噴灑於葉片上下,籍此氣孔或籍膨脹作用進入葉內的施肥方法,稱為葉面施肥。
此法優點是:
(1)肥效迅速
(2)經濟
(3)對於爛根的蘭株是補充其肥料的唯一方法
(4)不易傷害根部
(5)不會引起盆內的水分過多而造成通風不良施肥要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尚與蘭室的光亮,通氣性,灌水等因素有關。光合作用旺盛時,才能收到最大效果,倘若蘭室陰暗,管理又欠佳,雖然按照上述方法,即使勤於施肥,其效果必然減半。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按個讚、或是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您的支持是發帖最大動力
- Jul 31 Fri 2015 17:51
稀有品種,無葉綠素的蘭花
2014年12月15日湖北省大洪山下山龍蛋黃金九華蘭,當地採蘭人也沒見過這樣的蘭花.
多數人認為是陽光遭到遮蔽,造成的葉綠素不足.但經過連續3代種植,確定就是稀有品種,無葉綠素的蘭花,
不焦尾
_ㄧㄝˋ
葉面寬度不錯
漂亮
本來有點擔心焦尾倒苗問題,但是種植後確定是沒問題的
原本下山時的照片
很牛B吧~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按個讚、或是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您的支持是發帖最大動力
- Jul 30 Thu 2015 15:51
非農藥防治資材亞磷酸(H3PO3 )介紹
目前非農藥防治資材中以亞磷酸(H3PO3 )的效果較穩定
而亞磷酸被應用於防病 主因於1980年代一種防治疫病藥劑「福賽得」的研發成功後
發現主要抑 病物質為其代謝產物中的亞磷酸,能刺激寄主植物啟動防禦系統,產生抗生物質。
其實 除了亞磷酸外,歷年來國內外學者研究指出某些微生物
(根圈螢光細菌、木黴菌或膠狀 青黴菌)或化學物質(水楊酸、茉莉花酸、或亞磷酸)
能刺激植物啟動防禦系統,產生 抗生物質對抗入侵的病原菌
就如同人與動物施打預防針一樣,在特定病原菌入侵植物 時
植物本身即可辨識受侵害而立即啟動防禦系統,產生抗生物質(通稱植物防禦素) 與病原菌打仗
植物抗禦素對病原菌的菌絲生長與產孢具干擾與抑制作用,有直接保護 寄主的功效
抵抗病原菌的入侵,時效常可達數週至一年之久。 亞磷酸施用後,可被植物葉片、根系吸收
運送至體內,發揮直接殺菌功能, 同時啟動防禦系統,使植物產生抗病能力抗抵入侵之病原菌。
當病原菌入侵時,病原菌 可被亞磷酸鹽侵襲,使病原菌部份被控制非農藥防治資材-亞磷酸之防病機制及應用
此時病原菌亦被植物細胞所辨識,而使亞磷酸鹽啟動防禦系統產生植物抗禦素及 PR蛋白質,直接攻擊病原菌
並會發出警訊呼籲其他尚未受侵襲的細胞啟動防禦系 統,繼而使多醣類增加額外的蛋白質以加強細胞壁
如此病原菌就會被植物體的反應所 壓制或殺死。亞磷酸的抗病作用即是一種後天獲得的系統性抗病(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簡稱SAR)
又稱為誘導性系統性抗病(Inducing Systemic Resistance, 簡稱ISR),屬廣義性生物防治的一種。
在台灣,疫病菌可危害多種果樹、蔬菜、花卉作物,因氣候多雨潮濕,有利於 疫病菌孢囊與游走子之形成與傳播
冬季又乏低溫來降低病原菌之密度,致使疫病之發 生十分猖獗,疫病一旦在田間發生後,傳播快速,往往一發不可收拾
事後再做防治則 十分困難。疫病的發生在夏秋時最為嚴重,防治疫病必須具『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
所以使用亞磷酸可以是一種對植物疫病菌類非常有效的防治法,在植物感病前施用亞磷 酸,當遇到疫病菌或其他卵菌綱病菌入侵時
寄主植物即可啟動防禦系統而達病害防 治目的,使用得當則幾乎可完全預防某些作物疫病。除疫病外
亞磷酸對露菌病菌、露疫病菌、腐霉菌所引起之卵菌類病害有增強植物抗病性的作用,可以有效預防病害。
綜 合多位學研究者試驗發現亞磷酸對甜椒與辣椒、非洲菊、蘭花、報歲蘭、虎頭蘭、文心 蘭、百合、金柑、柑橘類、木瓜、酪梨幼苗
荖花等多種作物疫病、番茄與馬鈴薯晚 疫病、酪梨根腐病、荔枝果實露疫病、金線連幼苗腐敗病、葡萄露菌病
萵苣與十字花 科露菌病等均具防治效果,而且藥效往往與鋅錳滅達樂、褔賽得等藥劑處理相當或更佳。 亞磷酸原為緩效性磷肥的一種
具強酸性,水溶液的酸鹼值約pH 2~3,因此須 以強鹼物質(一般以氫氧化鉀, KOH)中和至pH 5.5~6.5,施用於植物體才不會造成 肥傷。
然而調配酸鹼值對一般農民而言並非易事,因此一般都是工廠將亞磷酸配製中和 調節酸鹼值成濃厚水溶液,再置於密閉容器內販售
但液體狀的亞磷酸根易氧化成磷酸 根(PO4-3),而大大的降低防病功能。農試所已研發出簡單的配製方法,使用者與農民可以自行配製。
只要以市售之95~99%的工業級亞磷酸與氫氧化鉀(95%)以對等 重量 (1:1) 溶於水後即可使用;如欲配製1,000倍亞磷酸溶液
即在100公升水中加 入 100公克亞磷酸與100公克氫氧化鉀,500倍溶液則加入200公克亞磷酸與200公克氫 氧化鉀即可。
但因亞磷酸為強酸、氫氧化鉀為強鹼,配製時需分別溶於水中,再混合使 用,或可先將亞磷酸溶於水中後,再溶解氫氧化鉀這樣調好之亞磷酸溶液酸鹼值約在 pH 6.1~6.2左右,即可直接使用,可減少調配亞磷酸酸鹼值時的費時與費工並避免 溶液於保存時,因氧化作用而導致藥效降低的情形。但要注意千萬不可將兩者同時加入 水中,或將兩者混合再加水稀釋且配製時勿用手直接碰觸亞磷酸與氫氧化鉀。另一方 面,因亞磷酸溶於水後,易氧化成磷酸,降低防病效果故配製好之亞磷酸溶液不易 保存,應當日使用完畢。同時亞磷酸因易潮解,可事先分裝密封、共同購買、或現 買現用。
由於亞磷酸之防病機制不同於化學防治,必須在病害發生前7~14天就事先使 用,以啟動植物防禦系統,防病效果才較佳。
作物免疫力之持久性依作物生長快慢、 及病害程度而異,生長愈快,其亞磷酸被稀釋愈多,因此要增加噴施次數。
田間使用可 採葉面噴布、根圈土壤灌注、或樹幹注射等方式。亞磷酸具下移性,較不具上移性,因 此防範根部病害時施用於植株的任何部位均有防治之效果,但為迅速達到防治病害效 果,根部病害仍以土壤灌注為主;若根部已受害則根系吸收能力降低,此時以葉面噴 布或樹幹注射的效果會較根部灌注法有效。 預防葉部、花器、果實疫病時直接噴布於葉面或果實上防病效果才佳。稀釋濃度視 作物需求在500~1,500倍間,每隔7~15天噴施1次,作物3~7日內即可產生免疫力 連續噴施2~3次。土壤灌注則挖開根圈土表,在樹冠基部(根頭)與根圈土壤灌注 100~200倍稀釋液,施用7天內盡量不要澆水
於雨季來臨前,每月灌1次,共2次, 以後每隔3個月1次。亞磷酸使用時可與其他肥料、微量元素、或農藥混用(最好先經 小面積測試)。
植物在吸收亞磷酸後,在植株根部可被土壤微生物代謝成磷酸,成為植物主要肥料 之一;亞磷酸並不能直接取代磷酸直接成為肥料但可與磷酸一起施用,植物可生長更佳。亞磷酸被人或動物吸收後,轉化成磷酸根,成為腺嘌呤核甘三磷酸(ATP)與核酸 的主要構成物。
防病用的亞磷酸用量少,防治疫病效果顯著,不會有抗藥性的產生,可 替代一般之化學(農藥)防治方法,降低農藥的使用,對人、畜亦無毒性沒有殘留量的問題,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此種非農藥防治策略的應用,可維繫生態環境平衡,達 到確保農業的永續經營,值得推薦農友參考使用。
花蓮區農業專訊第六十三期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按個讚、或是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您的支持是發帖最大動力
- Jul 29 Wed 2015 12:08
文山奇蝶雙面銀賞花
表現很不錯的文山奇蝶雙面銀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按個讚、或是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您的支持是發帖最大動力
- Jul 22 Wed 2015 10:50
第四屆中國蘭花大會國慶亮相房山 "喜羊羊"將帶您暢遊
第四屆中國蘭花大會國慶亮相房山 "喜羊羊"將帶您暢遊
人民網北京4月15日電 4月15日,記者從第四屆中國蘭花大會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植物學會蘭花分會、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等部門承辦的第四屆中國蘭花大會將於今年9月29日—10月10日在房山區長陽鎮占地320畝的蘭花文化休閒公園舉辦。
據瞭解,中國蘭花大會由中國植物學會蘭花分會於2007年發起,旨在突出中國特色的國蘭文化及藥用價值,2012年2月,在雲南大理第三屆中國蘭花大會上,房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獲得了第四屆中國蘭花大會舉辦權。
近年來,作為首都的“生態涵養發展區”,房山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現代生態休閒新城”,建成了房山新城濱水森林公園、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等一系列風景宜人的休閒公園。蘭花大會的如期而至,房山將再添一處蘭花文化休閒公園,該公園主體占地320畝,加上周邊配套建設的公園,將在長陽鎮北部形成一個占地3220畝的綠色景觀帶。
目前,整個大會籌備工作進展順利,主展館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整個公園的綠化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配套交通建設也在順利進行。據介紹,蘭花大會主場館以“空谷幽蘭”為設計理念,整體外形如一朵花瓣,在空間佈局上,場館以20個模組組成,整個建築公共空間佈置以綠色植物等自然元素為主,響應了當今人們對於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訴求。不久的將來,其將成為房山乃至北京的一個新的文化地標。在組展方面,將利用現代高新技術作為主要手段,堅持經濟性、可持續性、低碳環保的原則,與北京歷史文化融合,完美闡釋蘭花文化,充分展示蘭花食用、藥用價值,並通過趣味、寓教於樂的方式傳達資訊,以花海、花牆、綠雕完美詮釋蘭花大會。獨具特色的招展組展理念吸引了眾多的參展城市和參展商,目前,已有貴陽、杭州、龍岩、大理、三亞、韶山和韶關共7個國內蘭花產業發展重點城市,還有臺灣蘭協以及新西蘭、馬來西亞、泰國蘭協等確認參展,已經有30家知名蘭花生產企業確定展出自己的產品,預計將展出狐尾蘭、仙指蘭、萬代蘭、卡特蘭等15個蘭系180個品種5萬餘株。
還有一個您想不到的消息,本屆蘭花大會的吉祥物是人氣爆棚的喜羊羊家族,由“花仙子”造型的懶羊羊、喜羊羊、美羊羊擔任形象大使,其中懶羊羊還將化名“蘭羊羊”。屆時,在會場上將會上演喜氣洋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動畫嘉年華。“喜羊羊”將帶您暢遊蘭花文化休閒公園,估計小朋友們聽到這個消息肯定會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記者從發佈會上瞭解到,大會門票將於6月1日開始正式發行,將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門票,並聯合中國移動、中國郵政、招商銀行等聯合推出積分換門票活動,想來的您一定要及時關注官方資訊哦。發佈會上,房山區區長曾贊榮代表舉辦方發出了誠摯的邀請,熱忱歡迎大家到北京、到房山參觀遊覽,親眼見證蘭花大會的迷人風采!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幫忙按個讚、文章也歡迎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花花世界感謝您
- Jul 21 Tue 2015 16:50
從植物營養學觀點談國蘭肥培管理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蔡宜峰
植物營養學的範疇
植物營養的觀念在人類從事農業過程中即已萌 發,但植物營養學成為獨立學問則為近年的事。植物 營養學研討植物從其生長環境中攝取營養素,將其同 化、代謝以至排泄的全部過程的一門科學。其範圍涉 及植物之生長立地環境,土壤及其肥力、肥料及其施 用,植物之生理生態及生物化學等。由是觀之,植物 營養學所應函蓋的範圍週延很大,但粗略可歸納成三 部門。(一)無機營養素的吸收、代謝,(二)立地環境 與生態體系,(三)作物收成生理與產量、品質之關 聯。如將上述觀點應用在國蘭栽培上,凡涉及有關肥 料使用的因果規律、無機營養元素的吸收、代謝、國 蘭產量與品質提昇等均包含在植物營養學的範疇內。因此,為使國蘭栽培管理工作開拓更廣 更新的視野,現階段應加強國蘭的植物營養學研究工作並落實于國蘭栽培管理,但如此嶄新 且繁鉅的研究項目則有待各方面多加研究探討。
植物營養元素
現在已知道有十六種元素為植物生長所必需者,故常稱必要元素或營養元素。此十六種 元素中又因植物所需之多少,分為多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表一)。一般植物所吸收各種營養元 素之來源主要包括有空氣、水、土壤(栽培介質)及肥料等。除了碳、氫、氧以外,大部分營 養元素都由土壤中礦物或有機質分解後釋出,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沒有一種土壤(栽培介 質)能長期蓄積足量的各種營養元素供給植物生長之所需。所以,適時的施用肥料以補充適量 營養元素,即為栽培作物時必要手段之一。一般栽培國蘭時為適應國蘭生理特性,其栽培介 質必須選擇兼具通氣及排水良好的材料。但符合通氣性及排水性好的材質其本身往往無法蓄 積足量的養分。因此,配合國蘭不同生育期的生長勢而施用適量肥料,以提供國蘭生長之所 需,是栽培國蘭上追求高品質、高產量的不二法門。
表一、植物所需營養元素
多量元素: |
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 |
微量元素: |
銅、錳、鋅、鐵、鉬、硼、矽 |
報歲蘭對氮、磷、鉀成分之吸收特性
在蘭花的產銷體系中,蘭花產品品質的好壞與其市場價格有著極密切的關聯,而肥培技 術更是蘭花栽培管理系統中影響品質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一種理想的肥培技術,應函 蓋的範圍週延很大,包括植物之生長立地環境,肥料種類特性及其施用,介質(土壤)特性及 其肥力,植物之生理生態及生物化學等。因此有必要依據報歲蘭生理化特性,分析報歲蘭對 養分吸收之特性,以作為肥培管理之重要參考依據。本場曾於中部地區採集不同管理式及不 同生育期之報歲蘭樣品,分別分析報歲蘭植株中不同生理組織部位之各種營養成分含量,結 果顯示(表二)不同生育期的報歲蘭植株中氮、磷及鉀等成分含量即不同,顯然報歲蘭在不同 生育時期對氮、磷及鉀等養分的需求即有顯著之差異。一般報歲蘭生育期主要分為營養生長 期及開花期二時期,依中部地區報歲蘭生理特性,營養生長期約始自每年三月至八月間,開 花期約在九月至翌年二月(俗稱結頭)。如依報歲蘭植株不同組織部位而言,葉部(地上部)相對 地含有較高量的氮及鉀成分,根部及頭(corm)部等地下部位則相對地含有較高量的磷成分(表 二)。
表二、報歲蘭不同生育期植體中氮、磷、鉀含量
生育期 |
植體部位 |
氮 |
磷 |
鉀 |
------------------------ % ------------------------- |
||||
營養生長初期 |
葉(leaf) |
1.17 |
0.12 |
2.69 |
營養生長中期 |
葉(leaf) |
0.99 |
0.09 |
2.11 |
開花期 |
葉(leaf) |
0.97 |
0.10 |
2.10 |
綜合上述結果顯示,報歲蘭營養生長時期主要的生理功能在於促進新芽生長,此時植株 必須攝取足量的氮及鉀等營養成分,以供應新芽的葉部新生組織之同化作用,所以在報歲蘭 營養生長時期應適量地補施氮及鉀肥,即肥料中應含較高量的氮及鉀比例。報歲蘭開花期即 俗稱結頭期,此時期新芽已將成長為成熟植株,並將養分轉化形成花芽由頭部(corm)抽出, 由於花梗中相對地含有較高量的磷成分,因此在報歲蘭開花期應適量地補施磷肥,即肥料中 之氮、磷及鉀成分應含等量的比例為宜。
營養元素之生理功能
營養元素在植物體內除了構成組織體質外,尚 參與許多植物生理作用,並常扮演極重要的關鍵角 色。一般養蘭者如能深入瞭解各個營養元素所職掌的 生理功能,再配合實際臨場經驗及觀察各自蘭園中蘭 花生長特性,掌握出適合本身蘭園環境的栽培模式, 如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茲將若干重要營養 元素的生理特性簡述如下:
- 碳、氫、氧:構成有機物及水為植物組織體質 的重要化合物參與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合成 作用等生理機制。
- 氮:主宰胺基酸、葉綠素、荷爾蒙、核酸、生 物鹼等之主要成份,為植物生理現象控制之樞紐。移動性中等。
- 磷:構成核酸之重要成份,對細胞分裂、葉綠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合成、呼吸作用 等均有密切關係。移動性中等。集中於新生組織、花器、種子等細胞,存在於所有活細 胞中。
- 鉀:細胞液中呈溶解狀態,直接影響各種酵素作用,對碳水化合物合成、輸送及儲存、 蛋白質合成及蒸散作用調節機能,關係密切。
- 鈣:增強增厚細胞壁,強化莖葉彈性與直立性,中和植物中過剩有機酸,調節體內水 分。不易移動。
- 鎂:葉綠素中心成分,直接協助光合作用,氨基酸、維生素、脂肪及醣形成有關,種子 形成期需要量大。
- 銅:移動性差,直接參與呼吸作用及氧化還原作用,新陳代謝必需,間接協助葉綠素合 成,並保護葉綠素不被破壞,可防止植物衰老,延長壽命。
- 錳:移動性差,缺乏時幼葉先出現病徵,亦參與醣類、胺基酸、蛋白質及維生素C的合 成。
- 鐵:移動性差,協助葉綠素合成及葉綠體蛋白形成與安定,同時促進呼吸及光合作用進 行;在根系與主要胺基酸及有機酸形成安定錯合成,促進與穩定根系吸收。
- 鋅:移動性差,促進新陳代謝,活化生理運輸功能,促進蛋白質、澱粉及生長荷爾蒙 (如IAA)之合成,並協助營養元素運輸,促進光合作用將水(H 2O)分解釋出氧氣,協助植 體中碳酸根釋放二氧化碳,並保持含硫胺基酸的正常運轉代謝。
營養元素之吸收
植物吸收營養元素可經由葉部或根部。碳素係 以CO 2之狀態由葉部之氣孔進入植物體內,水(H 2O)有 小部分自葉部氣孔吸入,但大部分是由根進入的。有 些營養元素可經葉面施肥由葉部氣孔進入植物體內。 在自然情況下。大部分營養元素是經由根部吸收進 入。
植物根之吸收營養元素,乃由於根之截取,當植 物根在土壤(介質) 內伸展時,這些根截取並吸收根系 範圍內之土壤溶液中與根密切接觸之各種水溶性離 子,且吸收土壤粘性或腐植質表面上被吸附之離子。 由於植物根之吸收養分完全是離子態,故設想其為離 子的交換而被吸收,此即植物根放出氫離子(H +)而易吸入一種營養離子Ca、Mg、K、NH 4及其 他微量元素的陽離子(Fe、Mn、Cu、Zn等)。
植物之正常吸收營養元素,除二氧化碳(CO 2)及一部分水(H 2O)由葉部吸入外,其餘多由 根部吸收進入。但由葉部吸收多種營養元素亦是相當可行的吸收方式。尤其在國蘭栽培上, 為適應國蘭根部的嗜氣性之生理特性,一般栽培介質多採疏鬆方式為主,蘭根與栽培介質接 觸面較少,經由蘭根吸收營養元素的機會即較少,因此,葉面施肥往往成為栽培國蘭的主要 的輔佐施肥方式之一。植物葉部吸入營養元素多經由葉部的氣孔及表皮層細胞為主。一般葉 面施肥方式為將各種營養元素之化合物先溶於水配成稀薄溶液,噴施植物葉部,如此可迅速 消除植物欠缺營養元素之病症,其效果常比施肥於土壤中為快。惟葉面施肥時,如營養液濃 度過高,往往易造成葉面組織損傷,甚至影響植株生長,因此營養液濃度之高低必須經過精 確之計算或試驗得知,一般以薄肥多施較符合養分吸收效益。
影響養分吸收之因子
一般影響植物吸收養分的因子可分成植物內部因子及外部因子兩部分來探討。
(一)植物內部因子
- 植物營養狀態:依植物生理特性可分高鹽植物及低鹽植物。後者吸收養分的能力較 強。另光合作用進行強時,植物體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高,則吸收養分的能力亦強。
- 菌根菌:菌根菌為一種與植物根共生的菌,具有促進植物吸收養分的作用,一般國蘭 界所稱之「蘭菌」即可能具有類似菌根菌的功用。
- 遺傳特性:各種植物對養分吸收之需求不同,這些都受遺傳因子左右。所以必須經由 試驗觀察,以瞭解不同品種間的養分需求。
- 根的活性:植物根吸收養分的能力即受根本身活性的大小所影響。根的活性強,吸收 陽離子的能力強,養分即易被吸收。根的活性又受細胞的大小、老幼狀態而有差別。一 般新的細胞生育旺盛,含有豐富的原形質、吸收陽離子交換所需之有機陰離子含量較 多,對養分吸收力強。所以,植物根部尖端細胞的活力較旺盛。
(二)植物外部因子
- 溫度:一般情形是溫度增加,養分吸收亦隨著增加,但到了40℃,吸收速度到達最 高,溫度如再升高,吸收養分速率反需下降。學者認為在低溫時,養分的吸收主要是物 理化學的作用,亦即依擴散原理進行吸收作用,但到了高溫時,除了擴散作用外,還受 生物化學作用支配,所以超過40℃時,植物體內許多酵素的活性降低,影響生物化學的 作用過程,所以養分吸收速率降低。
- 光線:光線對養分吸收的影響可分為兩方面:
(1)光合作用必須有光線才能進行,所形成的碳水化合物由葉片送到根部,可供根呼吸 及其它代謝作用的基質,所以影響養分吸收。
(2)光線與氣孔開關有密切關係,因而影響到蒸散作用,而又影響到水分的吸收及養分 運送,所以影響到養分吸收。 - pH:養分的吸收與營養元素的化合物形態及溶解度有關,當pH改變時,化合物的溶解 度及形態均受影響,一般而言,pH值在5.5~6.5之間時,植物營養吸收的有效性最高。
- 通氣性:改善根部環境的通氣,可以增加根部吸收養分,其原因有二大部分:
(1)供應充足的氧氣,根細胞吸收氧氣,進行呼吸作用產生能量,以供吸收養分之所 需。
(2)通氣性良好,根呼吸作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順利排出,以避免抑制根的活性。 - 養分濃度:由於根的呼吸作用與養分擴散作用有密切關聯,所以養分濃度充足,有利 於養分吸收,但其濃度必須在適量範圍,以免濃度過高,反形成抑制現象。
- 養分離子間的相互影響:由於營養元素大多以離子形態存在,離子間彼此會因本身帶 電荷大小而相互影響,最明顯的現象即所謂拮抗作用或競爭作用的形成。
- 吸收促進物質:某些植物生長調解劑或有機化 合物會促進養分的吸收,如生長素(Auxin)、維 生素、腐植酸、鉗合性化合物(ETDA)等。
- 抑制吸收物質:此等物質大多由不良環境或人 為因素產生,如酸性土壤的鋁毒,重金屬污染 問題或鹽土中鈉的抑制作用。
結語:
近來由於各界人士的努力,國蘭栽培的風尚已漸 為打開,不斷有新生力加入養蘭行列,使得台灣國蘭 界一時充滿生機,至今發展似已達到某一高峰。展望 未來台灣國蘭的走向,為適應時代的潮流,必朝向精 緻化栽培、低成本管理及高品質產品的方向發展。因 此運用現代科技知識且落實于國蘭栽培上,將是確保 成功的不二法門。"植物營養學" 是近代新興的農業科 技研究下的精心結晶,未來應加強研究如何將植物營 養學原理加以活用于國蘭栽培,建立起既合乎科技學 理又能經濟有效的栽培管理模式,惟仍有待各界人士 多方探討研究,以期能使國蘭界從此步入康莊大道。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幫忙按個讚、文章也歡迎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花花世界感謝您
- Jul 17 Fri 2015 17:55
蘭花多發芽的幾個要點
蘭花多發芽的幾個要點
一、認識蘭花發苗規律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理論基礎。
眾所周知,新蘭株是從假磷莖上發出來的,因此要弄清蘭花的發苗規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莖是怎麼一回事。蘭花的假磷莖是蘭化的變態莖,多呈橢圓形,具有儲存養料的功能,是長葉、生根、發芽、開花的載體,它通常由10—16個縮短的節組成,每個節上都有芽點,頂部的幾節生長葉片,起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中上部幾節的芽點被腳殼(葉鞘)包住,稱上位芽,大都發育成花芽,也有少數發育成葉芽的;中下部6個左右節位上的芽點大都被膜質化鱗片包住,稱下位芽,大都轉化為苗;最下部的幾節生根,用來吸收養份,並起支撐固定作用,有時也有發芽的現象發生。因此,每株成苗從理論上說至少可生六個左右的蘭苗,但一般情況下只發一苗,也有的發雙龍,少數發三苗,其餘的芽點則呈休眠狀態。
明白了蘭花發苗的規律,我們養蘭人的任務就是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採取必要的措施,不讓休眠芽沉睡,想辦法喚醒它,以達到多發芽的目的。
二、適度分株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主要措施
從理論上講,蘭株的營養是以鏈式輸送的,新的生長中心形成後,吸收了鄰近蘭株製造的營養物質,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頂端優勢”,從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發。據此,我們可以採用截斷營養鏈的方法,誘導蘭株發苗,即通常所說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發而達到多發苗的目的。從實踐上看,適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首先,盆裡的蘭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營養供應不上,勢必少發苗,發小苗。
其次,盆裡的蘭叢大了,蘭株多了,蘭根在盆中盤根錯節結成一團,下部所發蘭芽擠不出,甚至鑽進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發出芽來,新芽的根也無立錐之地,芽也長得很弱。再次,老苗新苗數代同堂,老蘭株不僅不發芽,還要消耗營養,要“兒孫贍養”,影響新草發芽。最後,古人養蘭有“極弱則合,極壯則分”的說法,分就是“分株”,過壯過大過密的蘭叢,其發芽率往往極低,白白地浪費了資源。
三、老草另植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說來,老草製造營養默默無聞地輸送給下一代,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也有一些無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營養是新株為其提供的,這就是所謂“靠子女贍養”的,這樣的老株勢必影響新株的成長和發芽。因此要科學地、合理地分株,這裡所說的“科學、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前人在談到分株時總是說要“從馬路分開”,務必“三代同堂”。一分為二地說有它的道理,一是傷口小,有利於蘭株恢復;二是成活率高,能保證前草茁壯成長並能開花;三是能發大草、壯草。但也有弊,主要是老草和新草連在一起,數代同堂,老草難以再發新芽,只好頤養天年等著“養老送終”。認為最好的做法是:視蘭叢情況,在分株時將龍頭分別切下2—3株,以利發壯芽長大草,而老草則以2—3株一叢分開另植,這樣做可以使幾年不曾發芽的老草紅杏出牆,青春煥發,再生貴子。
四、扭傷球莖連接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傳統經驗
扭傷球莖連接處,促使多發芽,是我國蘭界先輩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實踐上也是成功的。從理論上說,球莖連接處被扭傷了,也就是蘭株相互間營養的輸送受到了影響,老草製造的營養向前端輸送遇到了困難,從而激發了休眠芽,產生了新株。具體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蘭草,用兩手分別捏住兩個假磷莖的中上部(勿捏傷芽點)分別向相反方向扭90—180度,聽到“嗶啪”一聲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斷連接莖,要使其呈半分離狀態,扭傷處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細菌,再將蘭株種入盆中,不用多久,處於半分離狀態的爺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莖就可各自發出新芽,有的還能發雙龍。採用這種方法發出的芽也較茁壯。必須說明的是,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春蘭。蕙蘭由於假磷莖較小,而連接莖短而粗大,難以處置成半分離狀態。
五、單株繁殖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必要手段
應該說拆單繁殖的理論依據和扭傷球莖連接處的道理是一樣的,即截斷球莖間的營養輸送,激發球莖上的休眠芽萌發,理論上是完全正確的。單株繁殖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進行,此時溫度較適宜于蘭花發芽生根。單株繁殖有兩種做法:一是翻盆拆單另植。弊端較多,發出的草也小,管理難度也較大。另一種方法是不翻盆。撥去假磷莖以上的植料,露出二個假磷間的連接莖,用消毒過的剪刀或手術刀將連接莖截斷,在傷口處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消毒,嚴防感染病毒,過幾小時再填上消毒過的植料,最好是植金石,約二十餘日即可發現新芽萌動。這樣做既可保住原有蘭根的吸收能力,又減少了植株的覆盆時間,不僅發芽早,而且發的芽也相對茁壯得多。必須說明的是,單株繁殖的前提是苗壯實、根發達,苗弱根差的蘭株不宜拆單繁殖,同時僅限於珍稀品種為了留種而採取的措施,畢竟發的草小而弱。至於一般品種大可不必如此興師動眾,發幾苗小草實在得不償失。
六、摘除花蕾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們已經知道,花蕾一般產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產生,花蕾一旦產生便消耗大量營養。由於蘭株製造的養分集中向花蕾輸送,該蘭株的其它芽點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發,直到花期結束並休養一段時間後,芽點才逐漸萌發。開花的植株由於營養消耗太多,發芽受到嚴重影響,真可謂是發芽遲,發芽少,發芽小。由此可見,開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參加蘭展花苞也不宜留得過多,一般以1—2株為好,其餘的應全部摘去。摘除花苞要有時間性,摘早了還會再發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較多的營養。此摘花苞也要適時為好,一般說來摘除花苞的時間以冬季或早春為好。
七、捂老蘆頭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積極方法
所謂老蘆頭即是有根無葉、有葉無根或無根無葉的老球莖。這些球莖大多在翻盆時剝下,原來是應扔掉的東西。但較名貴蘭花的老蘆頭不妨利用一下,使老蘆頭上尚存的休眠芽再度萌發,以培育出新的蘭株,亦不失為提蘭花發芽率的一種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1、時間:春末夏初,白天溫度穩定在15oC以上時進行。
2、修剪老蘆頭,在修去不健康的蘆頭後,以2—3個蘆頭為一叢,修去爛根枯葉,注意不要傷及芽眼。
3、浸泡消毒:將老蘆頭放在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泡10分鐘,取出晾乾。
4、將稀釋過的催芽劑滴在球莖上,晾乾待種。
5、用消毒過的水苔浸泡促根生溶液,包裹老蘆頭。
6、放入盆中,四周填上植金石,並將球莖埋入1—2釐米深處,放陰涼通風處養護。
7、正常澆水,不可大幹大濕,不可用肥,20天后即可見新芽萌動,有的發芽時間可能要遲一點,要有耐心去等待。
8、新芽放葉後,可放至通風透光處,並逐漸接受光照。不要根系施肥,可施葉麵肥,以稀、薄、淡為好,否則燒傷新根新葉,前功盡棄。
9、第二年春取出蘭株,剔除枯爛老球莖,可象其他蘭株一樣正常栽培管理。
必須說明的是,這種方法得到的蘭株終究是小苗弱草,僅適用于名貴蘭花為留種而進行的繁殖,對一般蘭花也就無需如此大動干戈了。
八、加強管理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關鍵措施
要使蘭花多發芽,早發芽,發大芽,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涉到方方面面的管理,只有管理到位措施得當,為它創造了最好的生長條件,才能使蘭芽多苗壯。為此,我們要抓好下面幾個環節:
首先,要適當深栽。一般蘆頭需埋下1—2釐米,這樣才具有蘭芽萌發及生長所需要的濕潤的土壤,蔭蔽的環境,以及穩定的溫度。
其次,要掌握分株時節。分株的時節一般在10—11月的秋冬之交或2—4月的春季。這時的平均氣溫約在15oC左右,正處在蘭株冬季休眠的前後時期,適宜于蘭花傷口的恢復,不利於病菌繁殖,安全程度 高。那麼是“秋分前後好”,還是“春分前後”好呢?其實各有利弊,“秋分前後”分株的蘭草,芽一般在春節前就開始萌動,發芽相對要早一點,一到春天便可快速生長,但要渡過漫長的冬季,管理難度大。蘭盆數量不多的蘭友不妨採用此法。“春分前後”分株的蘭草,蘭芽萌發要晚一點,恢復快,生長迅速,但比起“秋分前後”分株的蘭花來說發芽相對要稍晚一些。但單株繁殖還是以春末夏初為好。另外,盛夏高溫病菌繁衍速度快,危險性大,還是不分為好。嚴寒的冬季分株,不利於蘭株恢復,也最好不要分。
再次,消毒不可馬虎。蘭花分株勢必要留下切口,春蘭的切口小一點,蕙蘭的切口要大一些,都要採取消毒措施,以防止病菌趁勢侵入。古人用硫磺粉、木炭粉,現在最好用甲基托布津粉末敷傷口,效果更好。刀具也要徹底消毒,特別是對於名貴草的分株,手術刀片用一次就扔掉,不要吝惜。蘭草、蘭盆、植料也要全面消毒,防止感染病毒,確保蘭株安全。
第四,植料最關鍵。植料是蘭花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蘭花能否多發芽,發壯芽的關鍵因素之一。我認為植料最關鍵條件是:通風透氣但不快幹,保濕保潤但不漬水,肥性溫和但不暴烈,無病菌無病毒微酸性。植料要混配,比例要恰當,優勢要互補,質地要輕些。用這樣的植料栽培蘭花,根系才會粗壯,蘭芽也自然多發,且健康茁壯。
第五,施肥最重要。蘭花生長在盆中,現在又多數使用顆粒植料栽種,植料中肥分難以滿足蘭花生長的需要,如不施肥,蘭株發出的芽不可能是大芽、壯芽。因此適時施肥是完全必要的。發壯芽、大芽的關鍵是要施壯芽肥,葉面噴施的1‰尿素和1‰的磷酸二氫鉀較為安全,還有蘭菌王、植全、喜碩等也可以,唯濃度不能太大,要注意安全,以免傷芽。
第六,澆水不大意。澆水適當與否對蘭芽的萌發和生長關係也很大。澆水是養蘭的一門絕活,所謂“養蘭一點通,澆水三年功”,有的人種了幾年蘭花尚不能完全把握。蘭花萌芽時節,水澆多了不僅病菌易繁殖,而且植料太濕也要爛芽,太幹了蘭芽要乾枯萎縮,因此關鍵是一個“潤”字,既保證蘭芽萌發水分的需要,又不至大水傷芽。如何把握好這個度一言難盡,只能靠在實踐中慢慢領悟掌握。如一時難以把握,最好全部使用植金石作植料,澆水比較容易把握。
第七,要通風透光。通風透光是蘭芽萌發和生長的重要因素。“陰養多發芽”是說養蘭要遮陰,蘭花發芽才多,花苞也多,當然,這都是相對而言的,如果片面認為“陰養芽多”而一味強調陰養,則大謬也。萬物生長靠太陽,光照充足是蘭花發芽的首要條件,如果光照不足,蘭花不僅發芽遲,而且新芽瘦小易得病。但光照也要適度,我這裡用“透光”這個詞,意見是說當溫度低於25oC時,用50%遮光網遮光,高於25oC時用二層50%遮光網遮光,既有適當光照又避免了強光照射。當溫度低於20oC或陰天,無太陽時,要拉掉遮陽網讓蘭花沐浴在自然環境的新鮮空氣中,有利於蘭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效率的提高,也必定是芽多苗壯。一般說來通風條件好、陽光充足的蘭園不僅發苗率高,而且苗情好長得快。
第八,要防病治蟲。在蘭芽的萌發和成長過程中,病蟲的危害是最令蘭友們頭痛的事。最可怕的是軟腐病,蘭芽剛長出不久就爛掉了;還有的蘭芽尚未出土就被蝸牛、蛞蝓啃得傷痕累累,當然還有其它病蟲害的威脅。對此,我們決不可掉以輕心,防治病蟲害要以預防為主,確保蘭花健康生長,才能減少由病蟲的危害造成的損失。一旦病蟲害已發生,無論如何防治,損失均已無可挽回,真是悔之晚矣。
要讓蘭花多發芽,確有很多學問要我們去探討、去研究,所以說“蘭藝無止境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幫忙按個讚、文章也歡迎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花花世界感謝您
- Jul 17 Fri 2015 14:41
葉面吸收營養元素的速率
葉面吸收營養元素的速率,更了解葉面吸收的時間,有效的補充營養元素,不易造成肥傷.更有效率
葉面施肥方便,效果快,可以進行多次噴施作為土壤施肥的補充。選擇適宜的噴施間隔期,將有助於肥料效率的提高,葉面吸收營養元素所需要時間,
通過試驗,可以指導噴施營養元素的合理間隔期,以求較好的經濟實效。
從下表可知,吸收速率快的某些營養元素,可以通過葉、面施肥保證作物對這些營養元素需求高峰期的肥源。
葉面吸收營養元素所需的時間
營養元素 吸收50%時所需的時間
氮(N ) 1-6小時
磷(P) 2.5-6天
鉀(K) 1-4天
鈣(Ca) 1-4天
鎂(Mg) l小時
硫(S) 5-10天
鐵(Fe) 24小時
錳(Mn) 1-2天
鋅(Zn) 24小時
鉬(Mo) 10-20天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幫忙按個讚、文章也歡迎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花花世界感謝您
- Jul 17 Fri 2015 14:33
相對濕度與蘭花生長
相對濕度與蘭花生長 |
|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
|
|
資料來源:Floricultura Newsletter 29(1), April 2011 在2009年-2010年的研究顯示增加光量對於堇花蘭花的生長並無幫助,反而導致太高的葉溫。僅管氣孔完全打開,葉片也無法降低自身的溫度。因此促進蘭花生長的方法在於在營養生長時期控制微氣候相對濕度環境,以得到更多更大的氣孔。 已有的研究是利用生長箱控制環境,探討調整光量、光質與相對濕度用以增加氣孔的數量或大小。一個葉片如果能夠保持氣孔打開更久,就可以促使本身冷卻,也可以吸收更多的光能,產生更多的糖份。此研究以蒸氣壓差(VPD)代表葉片與空氣的蒸氣壓差異。此蒸氣壓差是溫室內部空氣的溫度,相對濕度與葉溫的函數。相對濕度範圍為50-80% RH,蒸氣壓差約為1.2-0.6 kPa。 對許多植物而言,蒸氣壓差為1.0-1.2 kPa,氣孔則轉成為緊閉。蒸氣壓差愈高,植物氣孔更密閉,用以減少水份蒸散,但是葉片也因此無法自身冷卻。葉片溫度也將增加。如果葉溫增加,雖然相對濕度不變,但是蒸氣壓差更加上升,因此促使氣孔更加關閉,蒸散作用更加降低,葉片溫度持續上升。氣孔關閉,二氧化碳吸收少,減少光合作用。對堇花蘭與虎頭蘭而言,氣孔一旦關閉,在當日就不會再打開。 蒸氣壓差0.8 kPa是堇花蘭氣孔產生作用之極限。將堇花蘭維持更高的相對濕度,可以得到更多更大的氣孔。對虎頭蘭,更高的相對濕度成更多氣孔,其大小不會增加,但是此蘭花氣孔增加量更多。因此增加相對濕度對於兩種蘭花的效果是相同。氣孔增加,都可促使葉片自我冷卻的能力。 實驗結果顯示,光量與光質對於氣孔的數目與大小都無影響。在相對濕度75% RH(VPD=0.6)可使氣孔的開啟最大。相對濕度50% RH(VPD=1.2)對營養生長並無影響。 增加光量對兩種蘭花的光合作用並無多大影響。只有維持高相對濕度,才對蘭花有所助益。但是更高的光量反而造成促使更高的葉溫。葉溫增加2℃,相對濕度必須增加10% RH以上,才能維持相同的蒸氣壓差。 此研究結論對於堇花蘭與虎頭蘭而言,促進光合作用的環境因子不是光量與光譜,而是相對濕度。 |
http://amebse.nchu.edu.tw/new_page_488.htm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幫忙按個讚、文章也歡迎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花花世界感謝您
- Jul 16 Thu 2015 18:24
國蘭澆水學三年
如何澆水才正確?
答:養蘭老前輩說:「澆水三年」,也就是說要正確的給蘭花澆水,必需花費三年的時間才能掌握訣竅,為什麼澆水這麼困難,最主要是每年氣候變化不同、蘭園環境不同(山上、山下或溫室、陽台及有無加溼……….等)、放置地點(同一蘭園每個地方光線、通風不同,影響每一盆蘭花乾燥的時間不同)盆子大小(盆大的乾的慢,盆小的乾的快,澆水時間便不一)植材不同(不同的植材吸水率不一,故澆水方法便不一樣,例如以植金石大粒種殖,用大水澆至盆底流出水5-10秒鐘將盆內廢氣沖出,換新鮮空氣,過半個小時後再澆水一次,至水流出盆底即可,這樣盆內才夠溼,而其他混合材料可能澆一次就夠濕)蘭株狀況(蘭花健康大叢越耐旱可較乾再澆、老頭小苗或單株因根部不健全,在快要乾時就要澆水)及蘭蕙種類(可看蘭花根部,越粗越大較耐旱,可乾一點再澆;根細小長不耐旱,要快乾就要澆)等不同,均影響澆水時間不同,所以澆水並無一定不成不變的方法,而是靠個人經驗的累積,但仍有一些不變的原則如下:
(一) 不乾不澆:蘭花的根肥又粗,儲存相當水份,基本上是相當耐旱,因此澆水要「乾濕分明」也就是乾的時候很乾,澆水的時候要澆的很溼,最怕半濕半乾或久濕不乾,蘭根有點像氣球,吹飽了再放氣,可吹再多次都不怕,但是如果吹飽了不放氣,一個星期以後就沒有彈性,氣球也失去原有功能,所以蘭花會爛根,大部份是太濕及盆內通風不良造成,所以如果盆面材質未乾及葉子沒有稍為下垂,則不需要澆水。
(二) 「涼爽」:澆水的時候,要選擇氣溫28°-20°,稍為有風的涼爽天氣,當夏天時28°可能是晚上十點以後,而冬天20°就變為中午十二點(溫度越低越暖和澆水),所以在有陽光時22°以下都可以澆水(低溫時選有陽光澆水,蘭根生長情形較好),22°以上則選陰天、黃昏或晚上澆水(溫度越高越晚澆水)。
(三) 澆水方法:可用噴水壺或接水管前裝噴農藥的桿子(農藥行有賣),其澆法如下:
1. 根部灌注:澆水方式:採盆內材質稍乾時,用大水澆至盆底水流五秒鐘以上,將盆內雜質及廢氣沖出,半個小時後再加強澆第二遍, 水稍為流出盆底即可。(引用王里長前輩養蘭經驗)
2. 葉面噴水:在水苔未完全乾時,可以早晚各一次,對葉面實施噴水,噴水方法是讓葉子剛好濕,而水不流入芽心,因芽心如果久溼不乾,很容易生菌而腐爛,這樣葉子因溼度夠,生長情形也會比較好。
(四) 水質:只要是人類可飲用的水,不論是自來
水及井水均可。
(五)師法自然:蘭花什麼時候需要水,什麼時候不需要水,最主要看蘭花如果發芽,那麼生長期就到了,我們看梅雨季節一下一個月,植物吸取大量水份,所以快速成長,至於夏天及冬天,過於酷熱及嚴寒,不適合蘭花生長是休眠期,因此蘭盆乾了就要澆水,而夏天因氣候嚴熱,水份蒸發快,所以乾了就要澆,否則,蘭花會脫水而死,冬天氣溫低,如果沒有陽光或風,即使一個月不澆水,蘭花也不受影響,所以,低溫無陽光常澆水,蘭花就容易爛根,至於秋天是蘭花結頭,及預備開花期,所以,要採稍乾的澆水方法,也就是蘭盆乾了一、二天再澆,所以澆水的控制,最主要是看蘭花是生長期、結頭開花期、及休眠期,來決定蘭盆的乾、溼度,故要師法自然,看農民曆,來決定蘭花怎麼澆水。(盆內材料太細,則不可淋雨,否則會爛根)
(六)注意事項:
1.夏天高溫悶熱,不可在白天澆水,如遇下陣雨淋到蘭花時,等雨停時,就要再澆水,將蘭花充分淋溼,以免再出太陽,在半濕狀況下,又遇到高溫,蘭花容易被蒸傷。
2.夏天白天高溫、強光狀況下,避免施肥及噴藥,如果要施肥及噴藥,可在晚上十點澆水半個小時後做,至早上再澆一次水,可避免肥傷及藥傷。(白天高溫,水份蒸發快速,造成肥及農藥濃度迅速提高,葉子及根無法負荷,就會產生不良副作用)。
3. 冬天嚴寒,在15°以下無陽光的情況下,不要澆水,只要將葉面噴濕即可,根太濕溫度到8°以下,容易因凍傷而爛根。
4. 冬天氣溫低,但陽光強仍可澆水,因光合作用好,蘭根的成長也好。
5. 澆水半個小時後,再施肥、噴藥(避免強光及高溫)可防止肥傷及藥傷。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幫忙按個讚、文章也歡迎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花花世界感謝您
- Jul 16 Thu 2015 18:15
中國地區養蘭蕙每個月份的養殖經驗
正月天寒不出房,須防泥燥致幹傷;盆邊幹透泥離殼,極妙須澆生腐漿。
二月春分微透風,須澆河水兩三鐘。花盆大小宜斟酌,莫向花澆盆內中。
三月春和日暖時,蘭花風露用心思;東風雖大全無礙,西北狂風宜避之。
四月晴和真好養,不拘雷雨卻無妨;若還久雨安簾下,風透微微便不傷。
五月太陽微似火。夜澆早曬三時藏;蔭過午後交申酉,新透萌芽便不傷。
六月炎炎早晚澆,行根透發起新苗;若還苗瘦如何治,秘授仙傳人乳澆。
七月天時初立秋,新根受旺長苗頭。盆中若見根泥結,鬆土還宜用指尖。
八月中秋霜露濃,須將草汁滿中盆。根強葉壯秋顆透,早發新花便不同。
九月重陽風漸寒,盆中泥面不宜幹;勸君多曬多濡露,自有新顆土面穿。
十月小春寒與熱,慎防風雨及嚴霜。天和須向窗前曬,天冷還宜暖屋藏。
子月開寒莫出房,溫和還要閉風窗。最宜松葉鋪盆面,否則棉花亦可良。
臘月天時緊閉窗,極寒極凍用銀缸。盆中幹透微澆水,四面勾開中勿傷。
許齊樓的《蘭蕙同心錄》的“種蘭蕙四季口訣”:
正月:又是春風月建寅,暖房安置倍留神。向陽窗拓勤宵閉,不使寒侵到晌晨。
二月:杏花春雨鬧枝頭,喜見幽芳日漸抽。簷下避霜更防凍,惜花時動夜寒愁。
三月:清明時節雨如絲,濕透苔痕蕊長時。防悶更移宣爽處,臨簷猶禁朔風吹
四月:蕙蘭開罷又清和,漸覺陽驕奈曬何。整頓護花障簾架,半陰爭比竹林窠。
五月:黴雨連朝長翠莖,舊叢又見子芽萌。陰陽天氣宜珍護,莫使驕陽漏竹棚。
六月:暑浸中庭熱不消,重簾晨蔽夜方挑。明年花信胚胎試,謹慎還宜草汁澆。
七月:涼風乍動暑猶薰,泥燥留心灌澆勤,得氣蕊應先出土,計時不必定秋分。
八月:桂花蒸後烈秋陽,乾涸防將根本傷。記取時逢菱角燥,一壺清水即瓊漿。
九月:木葉摧殘霜暗飛,任它夜露受風微。直看瓦上痕添薄,始置南簷納曙暉。
十月:嶺梅乍放小春回,又恐暄和霜雪來。移置草堂迎爽氣,瓦盆高供小窗開。
十一月:廣寒月冷仲冬交,天地無情凍怎熬。旁午拓窗申又閉,周圍護惜更編茅。
十二月:九九嘗防凍不開,窗封更恐雪飛來。倘逢滴水成冰候,爐火能將春喚回。
《都門藝蘭記》是北京地區的栽蘭經驗,他提出的澆水方法,是根據一年內24個節氣而分別對待的:
(1)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幹,沿盆邊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幹至底,則不澆。
(2)驚蟄:春蘭盆幹至蘭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泣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幹時,可以潤水。
(4)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幹,每5日潤水一次。
(5)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小滿:盆土勿過幹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幹。每4日澆水1升使盆土自下而上 2/3濕潤為宜。
(7)芒種:北京氣燥,更宜注意勿過幹過濕。
(8)夏至:盆土忌過幹。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遇連朝陰雨,須將盆移至通風處。
(9)小暑:此時空氣過濕,不患幹而患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日澆水1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幹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須注意每日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日須澆水2升,並宜稍為避風。
(12)處暑:每5日澆一次,除連朝霪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須勤澆水,但大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澆。
(14)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霜隆: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須置日中曝曬1-2小時。
(17)立冬:只宜潤水,每5日約半升。
(18)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土不幹至底,只須稍潤土皮。
(19)大雪:秋蘭不須水,春蘭宜微潤。
(20)冬至:均不宜灌溉。
(21)小寒:均忌澆水。
(22)大寒:秋蘭仍不須水,春蘭可微潤。
《嶺海蘭言》是廣東嶺南地區的栽蘭經驗。其中提出6宜免,4宜加,5宜減的澆水方法:
6宜免:天雨則免,天陰則免,天雪則免,將換泥則免,將灌茶麩、煙骨則免(即將施農藥時),將換盆則免。
4宜加:暑氣太酷則加,北風過緊則加,近陽多處則加,盆小蘭盛則加。
5宜減:天時頻雨則減,盆泥融化則減,近陰多處則減,盆大蘭小則減,蘭頭黑、葉起點則減。
李延平的12月養蘭口訣(福建地區)
正月相宜置坎方,黎明相對接陽光;更須避冷藏簷內,勿使春風雪打傷。
二月栽培更自難,須悉葉作鷓鴣斑;庭前移進複移出,惜葉猶如惜玉環。
三月新條出舊叢,雨多切忌向西風;提防濕處多生虱,老葉凋殘盡莫驚。
四月盆泥日曬焦,微微著水澆根苗;先須皮浸河池水,煎過濃茶亦可澆。
五月新條葉更青,綠蔭深處架高擎。須防蟻穴巢根下,早曬三時夜方澆。
六月驕陽驟雨加,芬芳枝葉正開花;涼亭水閣堪安置,否則簷前作架遮。
七月雖然暑漸消,更須三日一番澆。卻防蚯蚓傷根本,肥水還令和溺澆。
八月之時稍覺涼,任他風日也無妨。經年污水今須換,卻用圭毛浸水良。
九月之時有薄霜,階前南方好安藏。若生白蟻與黃蟻,葉灑清油定不妨。
十月陽生暖氣回,來年花筍已懷胎;玉根不露須培土,盆滿猶宜急換栽。
子月盆花宜向陽,夜間須用密收藏。長教土面生微濕,乾燥須知葉要黃。
臘月風高霜雪寒,漸收暖閣避風攢;直須解凍春光動,移向庭前對日看。
根據李延平的經驗,蘭花可以澆濃茶,也可以用尿作肥料。這是他人沒有提到的。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幫忙按個讚、文章也歡迎分享到您個人的FB 和 Line ~花花世界感謝您